移至主內容

專案

法治教育入班

台灣地小人稠,但是仍有許多地方資源分配不均,過去透過與扶輪合作贈送書籍,前進離島地區,深入山區部落,我們希望用更積極的方式前進偏鄉,與老師、同學互動。偏鄉學校規模小、班級學生少,採混齡教學趨勢,但因學生人數少互動相對容易,預計以晨光種子講師入班模式,號召全國律師、扶輪社友加入此行列,並與各律師公會合作持續培訓更多講師,前進偏鄉與同學互動,鼓勵同學互動討論。

凡事起頭難、只要有心人、天下無難事。從單一學校開始(新北市三峽插角國小金敏分校法治教育入班)再擴大至學校地區,從點線面擴大普及率。感謝扶輪81地區法治教育委員會加入法治教育推廣行列,前進三所偏鄉學校(八里長坑國小、三峽有木國小、石碇和平國小)。期許讓法治教育推廣到每一個角落。

種子律師培訓

        為培養種子律師到校園及社區推廣民主法治教育的理念和課程,本會以校園輔導管教民主基礎系列公民行動方案等主題,作為培訓的主要研習內容。自2019年起,本會與台北律師公會法治教育委員會合作培訓「晨光律師」,結合台北市小學晨光時間,開始「晨光律師入班」專案,進行小班制、以討論與發表為中心的素養導向教學。

緣起

        本會於2011年11月成立,銜接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的法治教育向下扎根推廣工作。有關律師在法教育的過程中所應該擔任的角色,我們認為律師在現代社會中負有保障基本人權及維護社會正義的職責,就社會的法治教育當然負有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具體的作法上,律師界應該配合教育界研發正確的法律教材及教法,使正確的法律知識與價值為學生所了解,並能在實際生活中實踐出來。

大專校院法治教育創新行動方案競賽

厚植青年參與公共事務能力

2016年首度與理律文教基金會合作。2019年與司法院合作,一起將公民行動推展至大學院所,鼓勵大學院所學生跨越學科的藩籬,組織團隊共同培養能力參與公共事務,對所關注的議題加以思辨、監督並發揮影響力。2023年的「大專校院法治教育創新行動方案競賽」是本會與司法院合作邁入的第5年,仍然廣受大專校院同學歡迎。

法治教育是思辨的教育,思辨的過程需要適當的刺激與相互的討論。本活動強調非法律專業人士深化法治素養;現代的法治教育不只是以守法或熟諳法律常識為重點,而是以養成未來公民所需的法律價值、思辨能力等相關知識為主軸。現代公民社會所強調的價值,例如人權、正義、民主等等,都有待於我們透過日常生活的事例加以闡釋,以落實到生活環境中,讓法治教育更深入多元地發展。

種子講師培訓

        本會願景是培育優質的公民與法治教育師資人才,使教材真正在教室被實踐;培養具有良好公民素養並懂得批判性思考的下一代。相應的工作目標包括培育更多種子律師、老師。並且維持與種子律師、老師的連結與交流,共同促成本土化教材。

        以現階段我們在各級學校推動課程與教學之現況與策略來說,本基金會教材,例如民主基礎系列叢書的許多概念,在國小及國中階段,可以應用在班級經營中,或是在社會、綜合等學習領域中,配合教科書的內容,補充、添加本基金會的教材,進行加深、加廣的教學。在不需要進行整套課程的施教情況,可能提升教師使用本基金會教材的意願。

        為持續以研習方式進行廣度的推展,我們也重視深度發展的強化。在推廣的方法上,我們做下列兩種區分:

1.辦理初階研習(一):先介紹本會民主基礎、公民行動方案等教材的概念。對象是以未曾接觸或不熟悉教材的老師為主。惟為增進對於教材及概念的了解,活動形式可不限於教師研習,譬如「讀書會」亦可列入考慮。

校園規範治理

        當校園中出現許多輔導管教的問題,究竟教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可以怎麼做?校園中「管」與「教」的界線又在哪裡?法律與教育之間的關係,該是相輔相成?還是井水不犯河水?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重要議題。

        本會持續關注各教育現場之輔導管教議題,目前已出版《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和《老師,我有話要說》二書,分別針對校園中常見的問題,提供相關法律與教育觀點、處理建議和延伸思考。成員亦持續受邀至校園對教師作相關的宣講,以協助更多教師能妥善處理校園的輔導管教問題,同時促進校園中的民主法治精神。

公民行動方案工作坊

為了培育公民行動方案課程種子師資 ,協助教師實施公民行動方案課程 鼓勵師生發展公民行動方案及參加甄選競賽,針對各級學校教師以及教育各級人士、律師和社會各界有志成為公民與法治教育種子教師者所設計實作行動方案的工作坊課程
 

公民行動方案競賽

建立我們所想要的世界-公民行動的學習從小開始

為深耕臺灣公民教育種子,推廣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的「公民行動方案」(Project Citizen)課程,舉辦公民行動方案競賽,分為國小、國中、高中(職),凡在學的學生皆可組隊報名參加,由關心生活環境,挖掘公共議題,透過四大步驟的實做,提出行動方案。

公民行動方案,第一步先由學生來決定其所要行動的公共議題,它可以是班級性、全校性、社區性、甚至全國性、全球性。然而,從行動實踐的角度,老師會鼓勵先從自己的生活周遭來關懷起,如班級的整潔、秩序、霸凌、考試作弊,或如社區的污染、交通秩序、衛生、美化等等。第二步,學生必需先研究此公共議題,分析其成因和現況,掌握解決問題的職掌和相關資源所在。第三步,學生必需檢討出可行的改進策略,必決定將採取何種策略。第四步,將其所決定之策略,轉化成實際的計畫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