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
【民主基礎系列叢書】 少年版
吳清山教授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有行動而沒有理念」,那麼我們該用什麼理念來回應學校場域中有關「權威、隱私、責任、正義」等問題呢?
這套教材強調討論,更令我讚賞,因為教育的本質原本就是多元性、獨特性與價值性,因此在沒有標準答案的這套教材裡,我看到實踐教育111-「一個都不少」和「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的可能性。
黃迺毓(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教授)
這套叢書提供了一套很精闢又有趣的課程,談的內容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學習的,例如正義、責任、隱私、權威等,一般視為品格或品德,然而品格強調的是內在修養,殊不知藉著法治教育可以導正我們社會的人情,使之能發揮正確的功能,也藉著法治教育,讓品格的培育可以具體化、深入每個人實際的生活中。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能有這般的學習機會,應該可以培養出正確的法治觀念,而且因為經過自己的思考,……希望有一天,會打球的就好好打球,發揮上天給他的天分,享受練球的辛苦和賽球的刺激,而我們不會打球的人可以開開心心看球賽!
財團法人民間司改會董事長 顧立雄律師
法律作為社會實踐的工具之一,其主要意義在於實現正義,但什麼是正義?對正義的詮釋涉及該群體社會成員就不同類型正義所要達成的目標與價值是否具有共識。如果欠缺共識,就無法進行對話,也無從討論達成該目標與價值的實質有效手段為何,如此將導致群體社會中用以實踐社會正義的主要工具即法律不知如何妥適制定。此等思辨係維繫民主社會運作非常重要的基石,特別是在價值選取上具高度爭議的議題絕對有其必要與意義。
李偉文
「沒有標準答案的真實世界」~當我們瞭解這個過程時,也就能真正體會到這套「民主基礎系列叢書」的重要性。因為書裏面沒有青少年最厭惡的「道德教訓」,當大人在台上說一些自己也做不到的規範時,若孩子認為如此的成人是「偽善」時,只會加速把他們推向另外一國,形成彼此無法理解的世界。
書裏提供了一套思考的工具,也就是一組想法和問題,透過這些問題來引導他們學會「辨別」、「描述」、「解釋」、「評估立場」、「採取立場」、「為立場辯護」等等合乎邏輯的技巧運用,幫助我們在不同情境之下做決定並採取行動。
許宗賢
「民主基礎系列」介紹四個概念,這四個概念構成了憲政體制政府的基礎:權威、隱私、責任與正義。我們將會了解這些概念,知道這些概念的重要性,
這幾個概念將有助於我們明白憲政民主社會與不自由的社會間的重要差異。
我們所習得的知識和技能將能幫助我們面對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的情況。而藉由獨立思考、做出自己的結論以及為自己的立場辯護,我們就能在自由的社會中扮演更有用、更主動的公民角色。
【民主基礎系列叢書】 挑戰未來公民
本書原著是美國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http:www.civiced.org)所出版的「民主的基礎:權威、隱私、責任、正義」(Foundations of Democracy : Authority、Privacy、Responsibility、Justice)教材中,適用於美國6至9 年級學生的部分。原著的前身則是美國加州律師公會在1968年,委託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公民教育特別委員會,所發展的「自由社會中之法律」(Law in a Free Society)教材。教材的發展集合律師及法律、政治、教育、心理等專業人士共同開發而成,內容特別強調讀者的思考及相互討論。原著架構歷經將近四十年的淬鍊,目前已廣為世界各國參考作為公民教育、法治教育的教材。出版者有感於本書的編著結合各相關專業領域研發而成,內容涉及民主法治社會的相關法律概念,所舉的相關實例生動有趣,引導的過程足以帶動讀者思考,進行法治教育卻可以不必使用法律條文,堪稱是處於民主改革浪潮中的台灣社會所不可或缺的公民、法治、人權、品德教育參考教材,因此積極將其引進台灣。
2013年種子律師培訓
二、 研習目的:
三、 日期時間: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 上午9:30~下午4:30
四、 主辦單位:台北律師公會法律教育推廣委員會、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五、 對象:有意願參與人權法治教育推展工作之律師及教師。
六、 人數:80人,台北律師公會會員優先(40名)。凡事先報名經錄取且全程參加者可獲贈「民主基礎系列:權威」教材。
七、 地點:台北律師公會會議室(台北市羅斯福路一段7號9樓)
2010年種子律師培訓
2013年課程發展與設計工作坊
2013課程發展與設計工作坊
2014-04-10臺北信義國中-民主基礎系列「正義」
小組討論中。關於「分配正義」,教室座位該如何分配?
民主基礎融入國小人權教育使用說明
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少年版融入國小人權教育教學使用說明
一、 實施方式
教學者可以從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四個主題(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找出與各學習領域課程目標及主題軸內涵彼此可以相通、融合的概念,作為民主基礎系列叢書融入其他學習領域的適當元素。其教學之步驟略為:
(1)擷取學習領域相關能力指標與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四個主題內容(權威、隱私、責任、正義)加以對應:先列出學習領域之能力指標,再找出可結合者。
(2)發展整合性學習目標:從民主基礎系列叢書與學習領域能力指標所抽衍出來之相關概念性知識,再結合主要概念性知識,發展成整合性學習目標。
以下僅就各學習領域融入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四個主題之可能樣貌略述如下:
民主基礎系列
《民主基礎系列》原著是美國公民教育中心 (the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 http://www.civiced.org)所出版的民主基礎系列叢書(Foundations of Democracy Series) 適用於幼兒園至小學二年級學生的部分。原著的前身是美國加州律師公會在1968年,委託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公民教育特別委員會,所發展的「自由社會中之法律」(Law in a Free Society)教材。教材的發展結合律師及法律、政治、教育、心理等專業人士共同開發而成,內容特別強調受教者的參與討論。原著架構歷經數十年的淬錬,已為許多國家參考作為公民教育、法治教育的教材。我們有感於本書的編著結合各相關專業領域研發而成,內容涉及民主法治社會相關的價值觀念,所舉的實例生動有趣,引導的過程足以帶動讀者思考,進行法治教育卻可以不必藉重法律條文,堪稱為進行公民、法治、人權、品德教育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教材,因此積極將其引進台灣。
校園中的正義與隱私教學演繹
【2012年民主基礎系列種子教師培訓】活動記錄
本會於8月20日至21日假高雄市教師會會館辦理民主基礎少年版《正義》即《隱私》的教師研習,分別由陳麟祥老師和林函緹老師擔任講師。以下內容是整理自學員在第二天分享其對於陳老師正義課程的學習心得,以及林函緹老師回應學員的意見。
《正義 》課程的學習心得
【學員分享】(一)
1.第一部分:匡正正義
講義的第七頁「解決匡正正義的思考工具」,我覺得對於第一線教師在處理許多師生衝突,或者面對學生一些問題的時候,這些應該是對導師有很好的幫助。也許基金會未來可以結合,例如在教學準備日的時候,跟學校接洽。可以讓更多老師有機會接觸這些東西。在教學現場具體處理一些學生問題的時候,老師常「從錯誤中學」,而這套思考工具可以協助老師去做思索。
2.第二部分:程序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