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
法治教育入班
台灣地小人稠,但是仍有許多地方資源分配不均,過去透過與扶輪合作贈送書籍,前進離島地區,深入山區部落,我們希望用更積極的方式前進偏鄉,與老師、同學互動。偏鄉學校規模小、班級學生少,採混齡教學趨勢,但因學生人數少互動相對容易,預計以晨光種子講師入班模式,號召全國律師、扶輪社友加入此行列,並與各律師公會合作持續培訓更多講師,前進偏鄉與同學互動,鼓勵同學互動討論。
凡事起頭難、只要有心人、天下無難事。從單一學校開始(新北市三峽插角國小金敏分校法治教育入班)再擴大至學校地區,從點線面擴大普及率。感謝扶輪81地區法治教育委員會加入法治教育推廣行列,前進三所偏鄉學校(八里長坑國小、三峽有木國小、石碇和平國小)。期許讓法治教育推廣到每一個角落。
2022/10/15「民主基礎」教師研習成果分享
【歡迎支持】2022年『法治扎根 感謝有您』募款專案-線上認購義賣品與捐款
【歡迎填答】填問卷,抽法治教育桌遊(*´▽`*)/
在本會教材包研發小組的努力下,
我們已經產出了適用於國小中年級、國小高年級
(可擴充至國中使用)的法治教育教材包(如附圖參考)
教材包下載:https://www.lre.org.tw/node/499
但是!法治教育一定不只國小有需求,
因此!我們希望透過一份小小的問卷(真的很小,15題而已!只要您幾分鐘!),來了解教育現場對法治教育的需求與想像,進而確定繼續製作教材包的方向。
請幫我們填寫下列問卷,就有機會得到以本會「民主基礎」系列教材為基礎製作的「光明城市」桌遊乙套哦!
(光明城市簡介:https://taqunworkshop.com/product/thecityoflight/)
《民主基礎》律師晨光入班心得:周嘉鈴律師
(周嘉鈴律師晨光入班實景)
我是去年(2019年)5月才開始參加晨光入班活動。一開始非常的緊張,一方面是因為對分配正義的理解不夠透徹,另一方面是雖然很少跟小學生互動,但聽說小學生反應直接,如果講的不好,就算他們不當場暴動,也會直接把無聊寫在臉上。幸好透過其他講師的分享,及基金會提供的教材包,讓我準備起來得心應手許多,而基金會辦公室主任到校陪伴、拍照紀錄也讓我安心許多。
《民主基礎》律師晨光入班心得-以民主基礎教材「程序正義」為例:余韋德律師
首先,非常感謝民間與法治教育基金會(下稱基金會)給敝人這個機會,可以向各位道長分享晨光入班的心得,實在誠惶誠恐;為能配合各位先進快速切入重點,以下用四個標題分別詳述之:
準備過程
《民主基礎》律師晨光入班心得-晨光中説理也講禮:江昭燕律師
剛執業時,接手老闆交辦的毒品案件,一位20歲出頭的年輕人,坐在法庭外的椅子,聽著我分析案情,簡短地跟我說謝謝後,雙手十指緊握,眼睛視線望向地上許久。這位年輕人另外涉嫌槍砲彈藥及傷害,而他沒有問我常見的難題:律師,有沒有可能無罪?我可能會被判多久?只是安靜地等開庭。沉默的氛圍,與其他等待開庭的人的交談聲,顯然是平行時空。這讓當時還是菜鳥律師的我感到無力,難道只有在案件發生時,才發現我們與法律的距離,如果那位年輕人剛走錯路的那刻,能停下來想想,或許走不一樣的道路。
我的小兒子目前就讀小學五年級,常會分享班上發生的事,玩鬧、受傷或罵髒話等等,身為一個法律人,聽完後就開始分析可能會觸法的行為,是傷害、公然侮辱、竊盜……,腦中浮現那位坐在法庭外的椅子等待開庭的年輕人,於是,千叮嚀萬交代兒子,要注意自己行為,要尊重他人,但是看到兒子的害怕眼神,我好像恐嚇了自己小孩。
2019年晨光種子講師培訓-正義
「學講理」–我眼中的《民主基礎系列教材》! 台師大公領系 林佳範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
雖然「唸法律」與「教法律」很多年,但我不得不對這套「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所編的《民主基礎系列教材》表達感謝!它讓我對法律的核心價值有更清楚的認識,更重要地!打破我對法治教育的刻板印象:「教法律」一定要「講法條」;讓我認識其實應該是讓學生「學講理」!
其實,早年在「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的法治教育小組,大家努力開發法治教育的教材,例如利用電影來教人權與法律等,但對於所授課的對象很難想像是小學生或小朋友,或許是受大陸法系的法典化影響,若沒講到「法條」,會覺得沒講到「法律」,然而,對於法條文義的掌握,就算是在大學裡學了四年的法律系學生,或許也沒有那麼有把握,更何況要跟小孩教這些東西。但接觸這套教材,最吸引我的是其從幼稚園大班到高中(K-12),真正地13年一貫的課程設計,居然從幼稚園就可以教「法律」! 此外,這套教材是從最核心的「價值」為課程的主軸:正義、責任、隱私、權威,直指民主社會的基礎,提醒我們民主與威權的對抗,必須從核心的價值認知與認同來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