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隱私

「學講理」–我眼中的《民主基礎系列教材》! 台師大公領系 林佳範副教授

作者
林佳範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

 

雖然「唸法律」與「教法律」很多年,但我不得不對這套「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所編的《民主基礎系列教材》表達感謝!它讓我對法律的核心價值有更清楚的認識,更重要地!打破我對法治教育的刻板印象:「教法律」一定要「講法條」;讓我認識其實應該是讓學生「學講理」!

 

其實,早年在「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的法治教育小組,大家努力開發法治教育的教材,例如利用電影來教人權與法律等,但對於所授課的對象很難想像是小學生或小朋友,或許是受大陸法系的法典化影響,若沒講到「法條」,會覺得沒講到「法律」,然而,對於法條文義的掌握,就算是在大學裡學了四年的法律系學生,或許也沒有那麼有把握,更何況要跟小孩教這些東西。但接觸這套教材,最吸引我的是其從幼稚園大班到高中(K-12),真正地13年一貫的課程設計,居然從幼稚園就可以教「法律」! 此外,這套教材是從最核心的「價值」為課程的主軸:正義、責任、隱私、權威,直指民主社會的基礎,提醒我們民主與威權的對抗,必須從核心的價值認知與認同來開始。

 

《民主基礎》民主基礎教材推廣經驗與心得:林育雅老師(中正國小)

作者
台北市立中正國民小學 林育雅老師

  「 準時上學、按時交作業、打掃認真、遵守校規.......是學生應該盡到的責任。」這些字句幾乎是國小基礎教育中,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日常。但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位經常遲到、缺交功課、未帶文具而經常被老師提醒、責罰其缺乏責任感的學生,其家長怒氣沖沖向老師質問:連大人都無法做到完全負責任、又怎能要求一位國小學童懂得負責任呢?教師聽罷,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這般似是而非的言論,正一次次為難著堅守禮義廉恥、敦厚仁義防線的基層教師們。誠然過去的傳統價值觀現代人未必需概括全收,然而今日社會價值的中心想法又立基於何處?九年、十二年教改都說公民法治教育已融入各課程中,但切割零碎的公民課程分布各領域且不相連貫,令天天面對實戰考驗的教師們還是忐忑茫然。

《民主基礎》往下扎根 成就社會之本:陳妍秀老師(蓬萊國小)

作者
台北市立蓬萊國民小學 陳妍秀老師

社會的最小份子是「公民」,但並非年滿二十歲的人民便可稱為稱職公民,一位稱職的公民並非一夕長成,透過教育系統讓民主基礎概念向下扎根,相信幼苗茁壯成長後便能是社會的根本。

 

由台北律師公會翻譯出版的這一套《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從兒童版繪本故事到少年版的學生手冊,一直與普通的書冊存在於筆者服務學校的圖書館中,學校師生也當成一般共讀繪本來使用;或許是缺乏引門人,故遲遲未能領略其中的奧義,沒能好好發揮奠定民主基礎的效用,讓筆者頗為介懷。

直至筆者重回研究所上課,經由曾慧佳教授的再三推薦,促使筆者決定深入研究,開發其在教學上的創新價值,因此使用其中的《正義》單元,將生活情境融入,進行一系列的課程。筆者觀察課前與課後自身與學生的回饋,發現:與《民主基礎系列叢書》真是相見恨晚,如若當初有引門人分享及概說這套書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如若當初有「教材分享包」,可以讓初用者快速上手,相信不會有相見恨晚的機會發生了。

在此,筆者概略分享《正義》單元的上課心得:

【歡迎報名】1219民主基礎系列-隱私 教師研習

 

 

今年度最後一場教師研習就在新北舉辦~~~

本次研習提供全程參與者研習時數及贈送一本隱私教材

(如果已經有購買的老師,歡迎自行攜帶喔~)

受理報名人數30人,額滿為止

---------------------------------------------------

主講人 林函緹老師

內容規劃如下 :

14:00-15:00 隱私概念介紹

15:00-16:00 案例介紹

16:00-17:00 教學經驗分享

17:00-17:00 Q&A

--------------------------------------------------

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各學齡階段均包含

 

權威(Authority)、隱私(Privacy)、責任(Responsibility)、正義(Jus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