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記/隨筆
公民行動方案推動現況
記中國四川成都公民教育經驗交流暨國際論壇
作者:陳端峰老師(新北市秀朗國小老師、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執行委員)
校園中的正義與隱私教學演繹
【2012年民主基礎系列種子教師培訓】活動記錄
本會於8月20日至21日假高雄市教師會會館辦理民主基礎少年版《正義》即《隱私》的教師研習,分別由陳麟祥老師和林函緹老師擔任講師。以下內容是整理自學員在第二天分享其對於陳老師正義課程的學習心得,以及林函緹老師回應學員的意見。
《正義 》課程的學習心得
【學員分享】(一)
1.第一部分:匡正正義
講義的第七頁「解決匡正正義的思考工具」,我覺得對於第一線教師在處理許多師生衝突,或者面對學生一些問題的時候,這些應該是對導師有很好的幫助。也許基金會未來可以結合,例如在教學準備日的時候,跟學校接洽。可以讓更多老師有機會接觸這些東西。在教學現場具體處理一些學生問題的時候,老師常「從錯誤中學」,而這套思考工具可以協助老師去做思索。
2.第二部分:程序正義
從最根本的學習開始
參與公民與法治教育<隱私>課程有感
作者:Pearl Huang
小時候上公民課覺得好簡單,考試的時候只要把空格填一填,選擇題猜一猜,就可以拿九十幾分甚至一百分,導致同學上公民課時,總是把課本打開便開始做白日夢、聊天,或是算數學、念英文,老師在台上說什麼根本不重要,只要考試有高分就好。現在回想起來,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如果不是家庭教育完善,公民素養好像就是從那時候被一點一滴給忽略了……
記人權法治教育研習七月天
人權教育向前行
作者:蘇娟儀(高雄市大樹區九曲國民小學輔導主任 )
能承擔責任的理想公民
2011-12雲林縣國小教師法治教育研習活動記行
作者:鍾毓理律師(台北芙蓉扶輪社社長)
法治教育是什麼?
一般人認為法治教育課程應該由律師、法官、檢察官等權威人士按實例講述法條,告訴聽眾這個不可行,那個會違法。然而法條千千萬萬條,還常常因應社會需求而作修正,與其一個條文一個條文逐一宣導,不如建立大家是非對錯的觀念,知道是錯的行為就不要做,對的行為盡可放手做,這應該是比較可行的方法。
也有許多人以為傳道授業解惑是老師的工作,對於孩子將來會面對的問題應該由老師提前教導學生。但是未來的社會有許多課題是我們現在無法預見的,我們又如何事先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標準答案。事實上,人生課題有很多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思考過程之良窳將影響每個人的抉擇,甚至改變人生。在現行教育體制下,考試要求書寫標準答案,學生也都在期待得到標準答案,但只要稍有社會歷練的人都知道,許許多多的課題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反而是分析、思考、決定與執行的過程。
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2011年民主基礎系列課程研習心得
作者:李冬梅(台北市南港高中國中部公民科教師)
記2007年『阿根廷公民教育會議』
法治教育隨想
作者:張澤平律師(2007.07.03 記於阿根廷公民教育會議之後)
緣起